他被美军称为“战场判官”,可以1人坚守两大阵地,一天打退美军41次进攻,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,歼灭了美军280余人。
他就是志愿军中的传奇兵王,最后一位“金星勋章”获得者胡修道。
他到底是如何凭借一人之力,完成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任务呢?
新兵面临最大危机
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,最惨烈的战役,没有之一。
当时,美国正值大选。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因美军在朝作战的表现备受争议,为了提高选票支持率,杜鲁门急需一场漂亮的胜利,为自己的连任提供政绩。
因此,上甘岭便成了美军眼中无论如何,都必须攻占的军事要地。
在这座仅有3.7平方公里,十余人住户的小山村内,美军集结了6万联合国军士兵,动用了300门火炮、20多辆坦克和40多架飞机。
他们昼夜不停地向上甘岭发起进攻。
据统计,美军一天向上甘岭发射的各类炮弹超过30万发!整个上甘岭高地被炮弹硬是削平了两米有余,平均每秒便会有8颗炮弹在上甘岭爆炸。
那时的上甘岭天摇地动,炮火轰鸣,别说是作战的掩体,整个山坡上早已被炸弹轰得寸草不生了。
面对这样的局势,就算是志愿军的老兵也都会不知所措,更别说初来乍到的新兵了。
也正是在这样的枪林弹雨之下,胡修道来到了上甘岭597.3号高地的第3号阵地。
在这里,他将上演他的传奇!
胡修道出生的时候,正是日本发动“九一八事变”之际,他的整个童年都被战争阴影所笼罩。
15岁时,他又被美军抓去修建机场,他曾亲眼见到美军的监工用扁担活生生打死了两位年迈的老伯。
那时的他心中便暗下决心,长大以后要从军当兵。
1951年,20岁的胡修道毅然决然地参兵入伍,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战士。
胡修道所在的部队,是志愿军第12军第91团,作为刚刚入伍的新兵,胡修道深知一腔热血难成大器,所以他刻苦训练,积极备战,不论是射击打靶还是手榴弹地抛掷,他都练习得格外用心,这也为他后期的入朝作战埋下了基础。
1952年,志愿军第12军接到上级命令,北上入朝作战,保家卫国。
而胡修道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的第一次出征,竟然会一战封神!
从新兵到老兵的蜕变
在上甘岭战役中,从新兵到老兵的蜕变,往往只需要一瞬间。
初到战场的胡修道和滕土生在班长的带领下,来到了3号阵地进行防守。
3人所坚守的3号阵地在此之前便是美军的重点攻击目标,整个阵地之上早已没有了任何掩体工事,唯一还伫立着的只有半块石头墩子。
这便成了三人唯一的掩护。
随着美军火炮的一番轰炸,联合国军像潮水一般开始压向胡修道所在的3号阵地。
此时的胡修道被炮弹的余波震得眼冒金星、双耳失明,大脑一片空白。
恍惚间,他看到身边的班长正专注地瞄准和射击着山脚下的敌人,压制着敌人前进的脚步。
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当兵的初心和愿望,一股热血在他心中激荡开来,他双眼赤红,不再犹豫,抄起身边的手榴弹、爆破筒,便开始向远处的敌军砸去。
渐渐地胡修道的脑海中只剩下来投弹这一个念头,直到班长抓住胡修道的手,胡修道才反应过来,眼前的敌军已经被自己打退了。
他深深地松了一口气,紧张的心情也慢慢平复了下来。他有了直面战争的勇气。
但还不等3人略作休息,敌军便再一次开始向阵地发起了进攻。
这次的进攻,敌军采取了波浪式前进的方式,也就是一部分士兵瞄准掩护,另一部分士兵趁机挺近。
有了之前的作战经验后,胡修道变得沉着冷静,仔细地执行着班长的作战命令。
他们3人用“包饺子”的战术,合力将敌军两边的兵力赶到中间,随后再集中火力进行围剿。
在密集的火力覆盖下,联合国军的先头部队就像被割的韭菜一般,一茬接一茬地倒下。
3人组成的防御阵地一次又一次地压制住了敌军的进攻,这已经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。
但对于胡修道而言,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就在三人配合愈发默契之时,上级却突然传来命令,9号阵地告急,要求班长立刻前往9号阵地支援。
至此,胡修道和滕土生便成了坚守3号阵地的最后兵力。
也是从这一刻起,胡修道完成了从新兵到老兵的蜕变。
他知道,自己和滕土生接下来所面临的战斗一定会更加艰难,甚至随时可能会牺牲。
但此时他心中早已不知害怕为何物,他抄起手榴弹、架起机关枪,将仇恨的怒火疯狂地向阵地下方倾泻而去,滕土生也配合着胡修道,2人再一次将敌军阻挡在了山脚之下。
面对久攻不下的3号阵地,美军改变了进攻策略,开始调集兵力,转向旁边的10号阵地。
胡修道的生死考验也从此刻开始了。
一人便是一支军队
上甘岭的3号阵地在胡修道和滕土生的坚守之下,固若金汤。
美军久攻不下,不得已将炮口转向了旁边的10号阵地。
但让胡修道疑惑的是,10号阵地的交锋却并不激烈。
原来此时10号阵地的志愿军战士已经全部牺牲,如若无人防守,10号阵地很可能成为美军的突破口,胡修道和滕土生对视了一眼,二话不说便向10号阵地冲去。
10号阵地的惨烈程度比3号阵地犹有过之,胡修道看到长眠在土石之下的战友,心中的怒火直冲脑海,两天前在10号阵地不远处的0号阵地上,他的战友黄继光曾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枪口,而英勇就义。
回想起战友的悲痛牺牲,胡修道双眼充血,青筋直跳。他趁着敌军松懈之际,端起机关枪疯狂地向下方扫射,手榴弹更是用尽全力地向敌军扔去。
一人拼命,十人不敌。美军被突如其来的反击打得蒙头转向,连连寻找掩体掩护。
但此时的战场之上,早已没有了任何掩体,美军只好边战边退,离开了10号阵地的攻击范围。
虽然再一次成功抵挡了敌军的进攻,但滕土生不幸中弹,失去了作战能力的他只好返回后方养伤。
此后,胡修道便将独守2大阵地了。
在接下来的数个小时里,胡修道一人穿插在3号阵地和10号阵地之间,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,他使出了浑身解数。胡修道将目光所及之处的一切子弹和手榴弹收集了起来,他跪在地上用双枪向敌人疯狂扫射,左右手轮流投掷出手榴弹。
他凭借一个人的火力硬生生压下了美军两个排的精锐士兵。
他一人便是一支军队!
为了击杀更多的敌人,他甚至跳出掩体,一边开枪,一边转移。
谁都无法想象,在几个小时之前, 胡修道还是一个从没上过战场的新兵!
不多时,胡修道的两条手臂便因为用力过猛而肿胀酸痛,但他却毫无知觉。
就在胡修道准备再一次投掷手榴弹时,他的手却突然被人抓住了。
胡修道被吓得浑身一抖,他心想,难道敌人已经从后方摸上来了?
就在胡修道准备引爆身边的爆破管,想和敌人同归于尽时,他才发现,抓住他手的原来是赶来支援的战友。
此时的胡修道已经看不出模样了,他浑身上下都是泥土和沙石,身上的衣服也早就变成了碎布条,只有带血的眼睛和牙齿还能分辨出颜色。
赶来支援的志愿军心中感到了深深地震撼,这哪里还是人,分明就是战神!
胡修道在看到身后的援军后紧绷的神经也一下子松弛了下来,他虽然身上毫发无损,但在后方却睡了三天三夜。
醒来后的胡修道依旧关心战事,连忙向身边的战友打听上甘岭战役的情况,却不知道,他的名声早已让美军闻风丧胆了。
一名新兵,1人坚守2个高地,打退了敌人41次进攻,歼灭敌军280余人,创造了单兵作战奇迹中的奇迹!美军将他称为“生死判官”。
抗美援朝结束后,上甘岭战役中有4人被授予了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”的光荣称号,他们分别是邱少云、黄继光、孙占元和胡修道。
而胡修道更是上甘岭战役中唯一一个活着领到这份殊荣的英雄!
传奇兵王胡修道,实至名归!
版权声明
文中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,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删除,谢谢配合。
最新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