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灵的度亡 度亡孩子科仪

adminadmin 国学资讯 2024-07-08 136 0

(轻抚褪色的檀木念珠)这婴灵超度的讲究啊,倒让我想起胡同口李婶的往事。那年她早产生下的丫头片子没活过满月,李婶抱着小襁褓在护城河边哭了整宿。后来请白云观的张道长来家做法事,老道士边画符边念叨:"小冤家莫怪娘亲狠心,来世托生成蝴蝶绕梁飞。"这话糙理不糙,听得旁边王大妈直抹眼泪。

如今有些个年轻人不信这些,可老辈人讲究"幼吾幼以及人之幼"。去年冬至在城隍庙,见着个海归博士捧着笔记本电脑做法事,说是要给夭折的双胞胎烧3D打印的奶瓶。旁边老道士直摇头:"这洋玩意儿能暖黄泉路?"可您猜怎么着?视频那头的外国媳妇突然用中文说了句"谢谢",把大伙儿都惊着了。

这些个科仪里的门道可深了。前年我陪三舅奶奶去冥品店,她挑纸钱时眯着眼辨真伪:"得用老法子印的才好使,油墨沾指甲盖能搓出金粉来。"店老板笑说现在都用防伪水印了,三舅奶奶直摇头:"要我说啊,心诚才是顶要紧的。"这话倒让我想起《地藏经》里说的"南阎浮提众生,举止动念,无不是业",可老百姓偏要把这业障化作袅袅青烟里的牵挂。

要说最动人的,还得数那些供品里的讲究。张家媳妇总说,婴灵最爱吃桃木刻的小点心,因为桃木能镇邪;李家婆婆偏要放串银铃铛,说是给小宝贝挡灾的。去年清明我瞧见刘家的供桌上摆着个巴掌大的布老虎,眼睛还是用黑纽扣做的,憨态可掬的模样,看得人鼻子直发酸。

这些新派做法虽让人看不惯,里头却透着孝心。前阵子社区组织云祭扫,八十岁的赵奶奶对着平板电脑抹眼泪:"闺女在非洲草原拍狮子,倒给我烧了份电子思念。"屏幕那头传来狮群吼叫,混着赵奶奶的抽泣声,倒比任何经文都撼动人心。您说这是创新还是胡闹?要我说啊,这是咱中国人对生死最通透的智慧——活着的人过得好,走了的魂灵才安心,管他是烧纸钱还是发云端,那份牵挂才是顶要紧的。

说到底啊,超度婴灵就像正月里挂的红灯笼,看着是老一套,里头暖着呢。老人们常说"事死如事生",这份心意比啥都金贵。您看那供桌上的蜡烛,晃晃悠悠的火苗不正是阴阳两界的传声筒?檀香熏得人眼眶发热时,恍惚间真能听见亲人絮絮的低语——这世上哪有父母不牵挂自家骨肉?摆上三柱香,烧几刀纸,既是对小生命的歉疚,也是给自己心里头找块清净地儿。这份心意,可比那长篇大论的经文更金贵哩!

宗教互联网许可_副本.jpg

版权声明

文中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,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删除,谢谢配合。

喜欢0评论已闭
免费测八字:fuyuntang8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